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金融头条】3000点保卫战!谁是A股期待的“白马骑士”?

【金融头条】3000点保卫战!谁是A股期待的“白马骑士”?

2025-02-23 02:08:03 [娱乐] 来源:Bartholomew Van网
打开凤凰新闻 ,白马骑士查看更多高清图片(图片来源 :东方IC)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洪小棠 3053.04 、金融10091.86点,头条8月25日 ,点保上证指数 、卫战深证成指盘中分别下探至2023年以来新低。期待截至8月25日收盘 ,白马骑士创业板指也较年初下降超13% 。金融“3000点保卫战”呼声再起。头条8月份以来,点保A股从近3300点开始震荡下跌,卫战沪指节节败退。期待8月21日-25日这一周 ,白马骑士更是金融持续阴跌到让市场投资者迷茫,沪指一路逼近3000点大关。头条有机构投资者感慨 :“这几天A股可谓是灾难式下跌  ,确实超乎预期了。现在整体上情绪都很差 ,经济数据不景气 ,地产公司濒临破产 ,信托理财爆雷  ,股市又这么连续下跌,很难让人提振信心。”另一方面,A股政策暖风频吹  ,随着高层会议的召开 ,以及各部委政策的陆续落地  ,监管接连祭出利好资本市场连环“组合拳”。8月24日,中国证监会表示,将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共同为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保障,促进资本市场与中长期资金良性互动 。8月24日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华泰证券 、财达证券等多家券商官宣下调佣金 ,自8月28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同时 ,8月份以来 ,A股上市公司开始掀起“回购潮” ,多家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出手进行自购。华福证券认为 ,随着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 ,政策开始密集出台,当下“政策底”的情形已现 。而随着A股“回购潮”的开启 ,“市场底”备受期待。然而 ,从机构交易者角度看 ,沪上一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表示 ,总体来说比较谨慎,持仓稳定,以银行、消费这类防御性行业为主,接下来政策发布频率不重要 ,力度才是最重要的 。现有政策目前来看难以推动市场向上 ,接下来需要等待地产、消费等方面政策,若政策力度可以 ,预计市场三季度见底  ,有希望迎来中期行情 ,若力度不够,市场或基本维持现状,整体呈现震荡筑底。A股市场行情持续低迷,政策暖风频吹,3000点大关面前各方蓄力 。投资者们满心疑惑 :A股行情绪低迷症结何在  ?“市场底”是否即将到来?北上资金“出逃”8月以来的股市阴霾 ,笼罩着2.2亿A股投资者。8月下旬的一天,北京一辆公交车上,一位抱着孩子的女性长者,突然想起什么事,低头掏出手机 ,打开同花顺软件  ,看了股市行情之后,又关掉页面把手机放了回去 。同样心系股市的,还有知名媒体人胡锡进 。作为一名新股民,他的炒股动态引起网友和股民广泛关注 。6月26日,胡锡进开户后第一次买股票  ,“我可不想赔个底掉,龇牙咧嘴地感受做‘韭菜’的痛。”初入股市的他 ,就体味了这个市场的震荡行情。8月23日,沪指跌幅1.34% 。胡锡进发文直言 ,“今天又是一个股市大跌日 ,我想加仓,但是账户内的钱已经不够,绑的银行卡也没钱了。我在外地出差,银行卡之间转账费劲,就让朋友给我往微信上打了点钱,我将那些钱提现进银行卡 ,充进股票账户。”到8月25日,其入市两个月,个人亏损额没有回到9050元的最低点,8月25日的总亏损额是8684元 。伴随着股市下跌,老胡一路加码,账户已经增资到42万元 。其表示  ,如果股市继续下跌 ,会继续加仓,但加仓的操作会更加谨慎,不会一有绿盘就出手 。A股赚钱效应弱 ,炒股亏损的不止老胡,很多股民直呼“亏惨了” !更加扰动A股投资者情绪的是 ,一向被视为市场“风向标”的北向资金在持续流出。从8月3日至8月23日,A股连续13个交易日流出 ,净流出总额达779亿元 ,连续净流出时长和金额创历史极值 。尽管8月24日北向资金净买入32.33亿元 ,但是8月25日,北向资金再度净流出24.01亿元 。至8月25日 ,本月北向资金已净卖出739.96亿元 ,单月净卖出额创历史新高。根据华鑫证券统计  ,此前北上资金有四轮连续大幅流出,分别是2022年10月(4周 ,-533亿元) 、2022年3月(3周 ,-658亿元)、2020年3月(2周 ,755亿元)、2019年5月(4周,537亿元)。北向资金大幅流出也伴随着市场的下跌 。回顾历史,2022年10月底,上证指数10个交易日跌幅达6.21%;2022年3月,上证指数9个交易日跌幅达12.06%;2020年3月 ,上证指数7个交易日跌幅达9.83% 。2019年5月,上证指数月内跌幅5.84% 。华鑫证券认为,本轮北上资金创纪录“出逃”主要原因有三:地缘政治扰动 、汇率贬值压力和美债收益率新高 。根源是对国内政策和经济的担忧,和前四轮北上资金连续大幅流出原因相似 ,复盘之前多为地缘政治扰动、疫情暴发风险和汇率贬值压力 。8月25日,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表示,3个月内第2次下调A股及港股主要指数目标,以反映明年经济增长预测下降 ,其中将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及沪深300指数于明年6月的基本目标分别下调至18500点、6450点及4000点 。大摩也将MSCI中国指数于明年6月的基本情境目标下调至60 ,较之前的预测下降14% 。对于北向资金暂缓流出条件,华鑫证券表示,北上资金部分担忧已有缓和 ,单边大幅流出难以持续。地缘政治方面,美国从UVL剔除了27家中国企业 ,给美国商务部长访华造势;人民币汇率方面 ,逆周期调节因子创年内新高,汇率从7.35升至7.30,政策底较为明确,后续关注国内政策力度和经济修复情况  。美债方面,顶部已较为明确,美债多头开始回补 ,持续跟踪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定调 。尽管利好政策陆续出台 ,但是A股市场行情却持续低迷 。不禁令投资者疑惑A股行情低迷症结何在?对于背后症结,光大证券认为,近期经济复苏进程偏慢  ,市场主线不明晰以及部分风险因素,是影响市场缩量回调的主要因素。“当前 ,我国经济复苏进程仍相对偏慢,7月CPI同比转负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元  ,不及市场预期,7月社零同比增长2.5% ,较前值回落0.6% ,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复苏进程偏慢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情绪 。在经济复苏进程偏慢的背景下,前期表现相对较好的TMT板块 、“中特估”、顺周期板块近期均震荡调整,市场主线不明晰,市场缩量调整。此外,上市房企龙头碧桂园近期出现了阶段性的流动性压力、拜登签署“对华投资限制”行政命令等风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投资者的担忧。”光大证券称 。政策组合拳截至8月24日晚 ,目前已有中信证券 、中信建投、国泰君安 、华泰证券、财达证券、海通证券官宣下调佣金 ,均自8月28日起正式实施 。例如,8月24日下午,中信证券发布《关于降低投资者交易佣金的告知函》称,根据证监会发布的《沪深北交易所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及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的《关于下调股票交易经手费收费标准的通知》 ,中信证券积极响应证监会及沪深北交易所文件精神,切实将证券交易经手费下降的政策效果传导至广大投资者  。此次券商官宣降佣 ,正是为了响应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此前提及的“进一步降低证券经手费”事项。在此之前 ,8月18日盘后 ,证监会发布就“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答记者问,明确表示,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专门制定工作方案 ,确定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从投资端 ,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加强跨部委沟通协同 ,提高各类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激发市场机构活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香港市场发展,统筹提升A股 、港股活跃度。从融资端,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更好回报投资者;进一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支持股份回购;完善减持制度、加强减持行为监管。尤其从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方面 ,8月24日 ,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上指出,合力推动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体制机制障碍,会同相关部门放宽保险资金 、年金基金等股票投资比例限制 ,积极引导各类机构实施长周期考核,强化投资稳定性。东吴证券认为,从中长期资金发挥的功能来看,一方面 ,当前股票市场需要助力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中长期资金入市也有利于市场环境的稳定 ,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需要稳定的资本市场环境的助力。另一方面 ,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将是新阶段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来源 ,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信心 。从潜在配置空间来看 ,当前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线资金配置股票市场的比例均较低 ,对于股票市场的配置均有明显的潜在提升空间 。“自购潮”“回购潮”从8月21日开始 ,多家公募基金和券商公告称,拟斥资购买各自旗下产品 。截至8月22日上午 ,近二十家基金、券商及券商资管密集出手自购 。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 、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 、中欧基金 、招商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 、鹏华基金 、华商基金 、工银瑞信基金 、国泰基金、华安基金等基金公司分别宣布不低于5000万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 ,其中华商基金自购金额达到8000万元 。券商及券商资管方面 ,国泰君安资管拟运用合计2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中信证券拟运用自有资金合计1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和混合类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招商资管拟2000万元自购旗下参公运作集合计划 。国元证券研究报告统计 ,从历史上看 ,2010年、2011年 、2015年  、2018年和2020年都出现过基金自购潮 。从基金自购潮的结果看,前三次基金自购潮都只是暂时稳定市场指数走势,未能起到“托举”的作用 。国元证券称,2018年和2020年的基金自购潮都相当成功。特别是2018年 ,基金自购潮时间点选择精准,“基金底”与市场底几乎同时间段出现,最终迎来2019年至2020年的公募基金迎来重大发展浪潮 。除了机构涌现“自购潮” ,记者也注意到,下半年以来,A股再度掀起上市公司回购浪潮 。根据华福证券统计,自下半年以来,A股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回购方案 。仅8月份以来 ,根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提出以主动回购为目的进行回购。华福证券指出,通过回顾我国整体回购发展历程 ,并结合整体市场行情可知 ,回购相关政策调整时点多见于市场底部时期 :2005年 ,上证指数一度跌近1000点附近 ,在此阶段,国家积极修订《公司法》,增加回购情景 ,并由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回购社会股票管理办法(试行)》 ,稳市场决心可见一斑;2008年金融危机使上证指数一度失守2000点,证监会同年出台《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 ,给市场注入了活力 ,使得市场再度转牛;2018年-2019年的环境整体震荡,国家再次修订《公司法》中回购专项条款,并修订《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实施细则》 ,股份回购进入高速发展时代。而近期证监会答记者问 ,又再次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给予了支持 。不难发现 ,当前市场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与此前历史回购期所处宏观环境有相似地方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低迷 ,投资者信心下滑 。而重要的政策传递的信号往往可以给投资者传递信心。华福证券表示 ,可以说 ,从历史规律看,回购政策颁布实施伴随市场逐步企稳回升 ,而最近的政治局会议和证监会答记者问 ,政策可谓暖风频吹,也再次印证了A股整体处在一个筑底区间。投资者“寻底”在A股利好政策暖风频吹之际 ,“市场底”何时到来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根据华西证券复盘2008年以来A股市场5次典型的“政策底”:2008年9月、2012年6月  、2015年7月 、2018年10月和2022年3月 。“政策底”的确认通常伴随着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密集出台 ,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政策落地上,货币宽松往往不会缺席  ,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资本市场相关政策配合 ,提振市场对经济基本面和股市的信心 。华西证券称,“政策底”确认后市场往往出现反弹,但市场底部的构筑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经济基本面预期的好转和对资本市场信心的恢复才是市场走出底部的主要驱动力 。华安基金也认为,市场普遍认为“政策底”已经探明 。但市场还是继续震荡 ,消磨着投资者的信心 。参考过往经验 ,由于基本面尚未出现显著改善的信号以及市场共识未完全形成,即便是出现了政策底,市场也会在风险事件的冲击下短暂回调 。“因为政策从落地到生效需要时间,经济预期和市场情绪扭转也不会一蹴而就,这段时间最是难熬 ,但也是黎明前必须要度过的黑暗时刻 。”华安基金称。不过,一位券商系公募的基金经理则表达了谨慎看法,他认为整体环境相对不是很乐观,短期仍有风险点 ,长期还要再观察 ,包括欧美经济情况 、国内地产板块见底情况等 ,半年维度还未看到明确拐点 。北京一家中大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则表示 ,从周期角度 ,今年经济已经过了最差的阶段,但同时还没有进入完全复苏阶段,因此偏科技类板块表现更好  。“往后看国内和海外的库存周期均已接近底部 ,随着国际形势缓和 、国内经济见底 ,叠加各种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逐渐落地  ,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是成长为主的行情,也会向业绩成长方向过渡 ,因此会更看好未来时间内会兑现业绩的行情 ,时间线上会是类似于2016年-2020年经济复苏初期的节奏 。”该人士称 。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