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再创纪录!火箭飞船研制进展→!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再创纪录!火箭飞船研制进展→

时间:2024-11-06 20:43:49 来源:Bartholomew Van网 作者:探索 阅读:585次

近日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再创新纪录↓↓↓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国载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130吨级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近日  ,人登成功完成上台后的月火研制第六次试车。发动机累计试车时长达到3300秒 ,箭主纪录进展再次创造我国百吨级发动机单台试车新纪录 。动机该台发动机是再创进入研制交付并行阶段后的第一台研制产品 ,肩负着产品技术状态固化后的火箭首次寿命极限摸底考核任务 。地面极限摸底是飞船暴露产品薄弱环节的必要及最重要的技术途径,也是国载验证产品工作可靠性的最有效措施。为控制风险 ,人登研制团队开展了充分的月火研制风险识别  ,提前规划前置试验释放风险,箭主纪录进展并制定了周密完备的动机预案,保障试车顺利 。再创该发动机是火箭我国未来载人登月火箭的主力发动机 ,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性能及可靠性。130吨级泵后摆发动机在半年内再次刷新最长试车纪录 ,发动机工作时长超10余倍任务时间,再次验证了其工作可靠性 。据此前报道5月29日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重磅宣布近期,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 :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 ,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 、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 、采 、研 、回”等多重任务 ,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 ,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针对这一目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前期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论证的基础上 ,已全面启动部署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 、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 、登月服等飞行产品 ,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  。

我们一起来回顾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等登月重器此前部分公开的研制进展↓↓↓我国载人登月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进展2015-2016年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六号、七号成功首飞 ,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大直径箭体 、120吨级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及多机并联 、新型氢氧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通过飞行检验 ,为后续发展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缩比返回舱由长七火箭和远征一号A上面级在首飞任务中搭载入轨,随后返回地球、在预定着陆场成功着陆。2017年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的支持和牵引下,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启动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预先研究。同年 ,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我国首台120吨级液氧煤油高压补燃泵后摆发动机首次试车圆满成功  ,采用泵后摆技术的发动机在工作中不用整体摆动 、只需摆动喷管即可调节火箭飞行方向,可使发动机结构紧凑,在同样直径的箭体内可以装得下更多发动机 。2017-2019年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的支持和牵引下 ,航天科技集团全面开展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研制工作 。研制工作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 ,六院、七院、八院分别负责返回舱和服务舱推进子系统 、内饰产品 、能源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功能测控子系统等研制工作。2018年6-7月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我国首台百吨级高空型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三战三捷,我国高空型发动机推力性能大幅提升。2018年11月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航天科技集团展区,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模型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缩比返回舱震撼亮相 。2019年9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布信息介绍,已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件5米直径的锥底结构贮箱 。通过试验计算 ,该锥形结构的火箭贮箱能承受火箭发动机55%的推力,采用该贮箱的火箭部段可减重15%。2019年10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5米直径模块新一代载人火箭总体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的验收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预先研究项目的成果可用于中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工程研制。2019年11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布信息介绍 ,已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大直径的液氧煤油共底贮箱,直径达5米级。共底的应用能优化火箭长径比 。地面试验结果显示 ,贮箱中的共底结构稳定,能有效隔离上下两个贮箱近200度的温差,初步具备应用于未来新型火箭的条件。2020年5月5-8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首飞任务中轨道远地点高度超过8000公里 ,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再入,以“10.8环”的精度在预定着陆场精准着陆。在轨期间 ,国际上推力最大的单组元无毒发动机 、我国空间飞行器用的最大容积表面张力贮箱 、更加全面的综合电子系统 、更加智能的自主轨控技术、新型防热结构与材料、首次采用的群伞气动减速和气囊着陆缓冲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与产品通过了飞行试验的考验 ,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主要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10月《载人航天》刊文介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第一级并联安装7台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推力传递结构方案已完成全尺寸结构样机制造及7台发动机推力载荷静力试验 。2022年6月14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三级氢氧发动机整机首次长程多次点火试验圆满完成,标志着该发动机具备转入初样研制阶段的条件。2022年9-10月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我国首型采用大尺寸钛合金喷管延伸段方案的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三战三捷 ,通过105%高工况、高混合比考核,发动机各项指标基本满足总体要求,标志着该型发动机关键技术已全部突破。该型发动机将用于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二级动力装置。2022年10月截至该月,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三级氢氧发动机累积试车已超万秒 。2022年11月26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补燃循环泵后摆发动机首台两次起动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重复使用发动机高压补燃两次点火 、低入口压力起动、连续变推力等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泵后摆等技术的应用使发动机结构紧凑 ,可实现5米箭径内布局7台发动机,满足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要求。2022年11-12月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补燃循环泵后摆发动机“不下台”完成4次试车 ,累计2100秒 ,单台累计工作时长超8倍任务时间 。该台发动机是首台按飞行状态配套的产品 ,试车成功标志着该型发动机研制进入新阶段,拉开了由研制转向交付的序幕。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新一代载人飞船及月面着陆器总体方案与模型重磅公布。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代号“长征十号”也在成就展上正式官宣 ,其衍生出的无助推构型火箭一子级具备重复使用功能。2023年3月29日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首件八通蓄压器成功通过冷冲击试验和1.4兆帕液压试验,标志着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已掌握八通蓄压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八通蓄压器是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通用芯一级氧输送系统的关键部件,结构新 、直径大 、焊缝密集、服役工况恶劣,在我国火箭上是首次使用 。2023年4月航天科技集团七院发布信息介绍 ,新一代载人飞船新型轻质内饰板验证试验顺利结束 ,标志着这种集质量轻 、刚度大、强度高 、装配适应性好、视觉美观等多种优点于一身的内饰板研制取得成功 。该产品作为飞船居住与照明子系统的重要设备,承担了密封舱内舱壁装饰、舱内热控、隔音降噪、仪器遮罩等多方面任务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丨编辑:谈密丨审核 :韩东辰丨转载请注明出处(责编 :程雨萌)举报/反馈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内容
  • 东北冰雪旅游升温 南方旅行社北上“掘金”当年中国派出10万军民搜救,为啥一直找不到王伟?22年后才知真相
  • 原创            联盟最差!活塞17连败创纪录,蒙蒂被质疑,从最佳教练堕落
  • 独行侠大变天!370亿富豪替库班,助东契奇冲冠,欧文或成牺牲品丁俊晖创纪录!淘汰特鲁姆普,迎战奥沙利文,冲第4冠+220万巨奖
  • 英超14轮:争冠三雄展开抢分大战,争四集团内部角力,差距拉大
  • 拜仁又被血洗!60分钟丢5球,连刷8大耻辱纪录,德甲赛季首败
  • 雪域高原试驾哈弗猛龙,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战场上一名士兵带多少子弹适合?美军150发:解放军令世界佩服